學校及社工工作坊-v1

認識不同性向 同建共融校園

消除欺凌 讓青少年尊重多元

學校及社工工作坊

「當知道兒子是同性戀後,我有很多個月睡不着覺,想哭,但又哭不出來。我知道那不是我兒子的錯, 不是他決定的。但是,這個事實真的是太殘忍。我跟兒子關係很好的,他也很出色,但這刻我不知道如何再面對他。」 「知道了之後,我看了很多精神科醫生。我真的不明白,女兒為何會走上這條路。」 當知道自己的子女有同性戀傾向後,你可能承受著不少傷痛、不解和憤怒。我們相信,這刻你瀏覽這個網頁, 是源於你對子女的愛。可能你這刻,心中仍刺痛,可能感到很無力,我們鼓勵你慢慢的看。 希望這裡可以讓你對自己的子女多點了解,也從其他父母的經歷中,有更多的支持。 由社工透過個別面談,評估您的狀況,並給予適當支援,過程完全保密。 有萬般苦惱但傾訴無門?讓我們一起坐下,在小組當中分享自己的經歷,聽聽其他人的故事,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互相分擔。還有社工及義工一同參與,解答關於性傾向的疑問。

學校工作坊

認識不同性向 同建共融校園
消除欺凌 讓青少年尊重多元

香港小童群益會一直推動多元共融的青少年服務,照顧不同社群的需要,並致力推動社會尊重多元文化。 雖然社會的風氣日漸開放和包容,然而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仍是社會的禁忌;同志青少年往往難以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性別身份。 當他們遇上困擾或被人誤解時,更不容易向外界尋求協助。 因此,讓學生全面認識多元性別概念,學習平等和尊重,可以說是不可或缺。

性向無限計劃自成立起,多年來以互動工作坊及專題講座形式為各中學及大專院校超過8000名學生提供多元性別和平等機會教育。近年,計劃亦向不同院舍提供按其青少年服務使用者需要及特徵而度身設計的活動,增加青少年對尊重多元性向的認知,消除潛在的朋輩欺凌風險。

專業培訓工作坊

與同志青少年一起成長
教師與社工訓練工作坊

隨着社會日漸開明,越來越多少數性傾向人士向老師及社工透露其性傾向,尋求協助。據估計少數性傾向人士約佔總人口的4-7%。在社會對性傾向的缺乏了解,同志缺乏社會的支援下,往往需要面對獨特的成長挑戰,如個人身份認同和整合、 出櫃壓力、交友、精神健康等。專業人士,特別是社工需要對同志的獨特需要、社群文化有一定了解,同時檢視自身對性/別小眾的價值觀,才能提供適切援助。

香港小童群益會自2001年起為教師及社工提供認識性傾向工作坊。本會於2007年更開展全港首個服務同志青少年及家長的性向無限計劃,全面支援同志及其家人的需要。我們與多間院校、社福機構及專業機構合作,至今為超過2000名老師及社工提供訓練。 歡迎各機構團體合作,舉辦認識性傾向/性別認同專業訓練工作坊。

性傾向/性別認同專業訓練工作坊
工作坊涵蓋知識、態度及技巧三方面的元素:

知識
.了解心理學當前理論對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分析
.了解少數性傾向/性別認同人士的自我身份認同、整合及出櫃掙扎等
.認識同志社群的文化及青少年網絡交友文化
.認識青少年同志的獨特成長需要
.澄清針對同志常見的誤解和定型
.認識同志家人的掙扎及因應模式
.了解同志伴侶的交往模式
.了解相關的性健康及愛滋病預防議題態度
.檢視個人對多元性向的價值觀及同理心
技巧
.支援同志青少年成長,建立自我身份認同的手法
.支援家人適應子女性傾向及促進親子溝通的手法
.危機處理及個案工作的經驗

"Big thanks to the independent team for being there for me. You made me feel like I’m a part of the community and helped me gain confidence in myself and what I'm capable of."
- Mark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