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不同性向 同建共融校園
消除校園欺凌 讓青少年認識性傾向

香港小童群益會一直推動多元共融的青少年服務,照顧不同社群的需要,並致力推動社會尊重多元文化。 雖然社會的風氣日漸開放和包容,然而性傾向 仍是社會的禁忌,不同性傾向的青少年往往難以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性傾向。 當他們遇上困擾或被人誤解時,更不容易向外界尋求協助。 因此,讓學生全面認識性傾向,學習平等和尊重,可以說是不可或缺。
香港小童群益會自2002年開始,向各中學推動平等機會教育。每年,我們與近二十間中學合作, 向約八千名中學生提供認識性傾向和平等機會教育。
計劃除了可提供有關性傾向專題講座及工作坊外,亦有由專業導師帶領的教育劇場, 透過年青人於劇場的演出及互動,讓學生認識性傾向。
教育劇場簡介
教育劇場( Theatre In Education ) 由專業導師教育劇場義工團隊提供到校演出, 透過教育劇場的表達手法, 期望以更互動的方式,向中學師生提供全面的性傾向資訊,包括性別氣質、性傾向等。
教育劇場故事背景
在一所中學通識科堂中,男生不經意地「出櫃」,同學與老師會有怎樣的回應…… 「你地都睇到架喇,無啦啦講錯嘢就會比人笑,講D好難聽嘅嘢比你聽。我唔想咁。由細到大,我都唔夠膽去表現自己。」 欺凌,歧視… 我們可有用心聆聽當時人被尊重的需要?「其實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重視,性別其實係多元嘅, 而唔係只係男、女二元咁簡單!」

查詢
歡迎致電 2321 1103
或電郵至 diversity@bgca.org.hk
與計劃職員聯絡
活動報名
請填妥以下表格並傳真 2328 6401或電郵至 diversity@bgca.org.hk
本計劃將於三個工作天內,以電郵確認報名事宜。
性傾向通識專題研習資源網站
提供有關性傾向歧視條例、同志及伴侶權利,和相關概念等實用資訊,以及社會上不同人士的意見及評論。
性傾向通識專題研習資源網站
提供有關性傾向歧視條例、同志及伴侶權利,和相關概念等實用資訊,以及社會上不同人士的意見及評論。
與同志青少年一起成長
教師與社工訓練工作坊

因着社會日漸開放,越來越多的少數性傾向人士向老師及社工透露其性傾向,尋求協助。 據估計少數性傾向人士約佔總人口的4-7%。因着社會對性傾向的缺乏了解。 同志在缺乏社會的支援下,往往需要面對獨特的成長困難,如個人身份認同和整合、 出櫃壓力、交友、精神健康等。專業人士,特別是社工需要對同志的獨特需要、社群文化有一定了解, 同時檢視自身對性傾向的價值觀,才能提供適切援助。
香港小童群益會自2001年起為老師及社工提供認識性傾向工作坊。 本會於2007年更開展全港首個服務同志青少年及家長的性向無限計劃, 全面支援同志及其家人的需要。我們與多間院校、社福機構及專業機構合作,至今為超過800名老師及社工提供訓練。 歡迎各機構團體合作,舉辦認識性傾向工作坊。
性傾向訓練工作坊
工作坊同時包括知識、態度及技巧三方面的元素:
知識
.了解心理學當前理論對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分析
.了解少數性傾向人士的自我身份認同、整合及出櫃掙扎等
.認識同志社群的文化及青少年網絡交友文化
.認識青少年同志的獨特成長需要
.澄清針對同志常見的誤解和定型
.認識同志家人的掙扎及因應模式
.了解同志伴侶的交往模式
.了解相關的性健康及愛滋病預防議題
態度
.檢視個人對性傾向的價值觀
技巧
.分享支援同志青少年成長,建立自我身份認同的手法
.分享支援家人適應子女性傾向及促進親子溝通的手法
.分享危機處理及個案工作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