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研究顯示,社會約有5-7%的人口是同性戀者。我們以平常心看待性傾向。同志青少年, 跟其它的青少年並無二樣,同樣是在自我建立的歷程中,面對讀書的壓力,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對戀愛和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成人和朋友的支持和肯定。 只是因着大眾對同性戀或雙性戀者仍存有很多的歧視和誤解,而令他們於成長路上更難獲得適切的支援。
在過去的六七年,我們收到不少前線社工和老師的求助,查詢有關性傾向的資料。有的是學生面對 校園歧視和欺凌的個案,有的是父母的擔憂,也有的是青少年常見對戀愛和性的好奇和探索。這些個案 都越發令我們留意到同志青少年的情況,以及他們的服務需要。
香港小童群益會基於對弱勢社群的承擔,開展了「性向無限計劃」,與同志青少年及家長同行。 本會期望協助這群青少年建立朋輩互助網絡及正面健康的同志社群文化,讓他們提昇自我形象、抗逆力, 改善與家人的溝通,於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之餘,並同時推動多元及和諧共融的社會環境。
核心信念
我們願意……
以平常心看待性傾向,尊重每個人的差異。
我們願意……
聆聽每個人的故事,同理每個人獨特的成長歷程和需要。
我們願意……
與青少年同志及家人同行,支持他們的成長。
我們肯定……
我們都是改變社會的一員,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帶動一個平等尊重的社會。
我們相信……
生命影響生命,我們為每個成長改變感到喜悅,相信這些經歷都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我們希望……
社會可以變得更平等共融,真正欣賞每種差異所綻放的色彩。
我們希望……
透過服務,與同志青少年及家人同行,一起成長……
. 認識自己,肯定自己
. 與家人互相溝通支持,建立關係
. 活出正面的人生,在學業、工作、人際、家庭及親密關係上,發揮得更好,更有自信心
. 貢獻社會,推動社會平等和共融
家長戀愛及伴侶支援
相愛容易,相處很難。同志伴侶在缺乏社會支援及傾訴對象下,很容易會感到孤單、氣餒、厭倦、無希望。支援同志伴侶在戀愛中成長,讓彼此在過往傷痛中療傷,學習互相支持和溝通,方能令彼此感到親密而自主。